來源:7月19日 人民日報
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有什么樣的標準,就有什么樣的質量,。中央強調(diào),,要始終堅持高標準,、嚴要求,,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和方法,在學習教育上更加深入,,在聯(lián)系群眾上更趨緊密,,在解決問題上更具成效,形成一批實踐成果,、制度成果,、理論成果。這是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證,,也是我們黨開展集中教育活動的重要方法,。
推進作風建設,不能沒有高標準,、嚴要求,。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,、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,,都是頑癥積弊,解決起來沒那么容易,。在活動開展過程中,,如果不能始終對準焦距、找準穴位,、抓住要害,,就難以查擺出真問題,更難以真正解決問題,;如果不能堅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,,敢于揭短亮丑,、動真碰硬,就很難觸及現(xiàn)實痛點,,更難觸動思想靈魂,。看看文件就算學習,,念念講話就算領會,,交份報告就算完成,開個會議就算成果,,凡此種種本身就是形式主義的表現(xiàn),。始終堅持高標準、嚴要求,,堅持不打折扣,、不搞變通,才能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,、行動上的整肅,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,。
高標準,、嚴要求不是“上下一般粗”,搞“一刀切”,?!八娘L”問題在不同單位和部門表現(xiàn)不一,應各有重點,,把著力點放在解決突出問題上,。經(jīng)驗證明,標準和要求不高,,往往看不到問題所在,;堅持高標準、嚴要求,,才能發(fā)現(xiàn)問題甚至重大隱患,。因此,查找問題要嚴肅認真,,工作整改要一絲不茍,。輕描淡寫甚至避重就輕,其結果勢必讓活動落空跑偏,。既堅持各環(huán)節(jié)的剛性標準,,真正做到“照鏡子、正衣冠,、洗洗澡,、治治病”,,又堅持問題導向,立足本地區(qū)本單位實際情況,,有針對性地提出嚴格的具體要求,,才能讓活動的開展不變形走樣,讓問題的解決比較徹底,。
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,不能沒有群眾這個根本標準。群眾的意見就是問題整改的方向,,群眾的需要就是改進工作的目標,,群眾的呼聲就是轉變作風的著力點。始終堅持群眾這個根本標準,,把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體現(xiàn)到推動發(fā)展和改善民生上來,,讓群眾真切感到干部盡心盡力為老百姓奔忙,各項工作實實在在取得進展,,群眾才會對教育實踐活動感到滿意,。
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虛、不空,、不偏,,取得群眾滿意的成效,是中央的要求,,百姓的期望,。全黨同志堅定黨性,堅持標準,,把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好,,就一定能在改革建設各項工作中彰顯作風的力量,在為民務實清廉的實踐中贏得人民的信任,。